當前位置>案例分析
畢業季即將來臨,你是否在為孩子的考學、就業問題焦心不已?在為給孩子謀一個好前程絞盡腦汁?然而,父母望子成龍之心卻成了犯罪分子眼里的“無限商機”,他們設置一連串的“局中局”實施詐騙,逐步掏空父母們的錢包……
近日,經江蘇省丹陽市檢察院提起公訴的兩起詐騙案先后宣判,以幫入學名校、找國企硬核工作為名詐騙他人錢財的胡某、楊某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七年,并處罰金五萬元和有期徒刑三年,緩刑四年,并處罰金四萬元。
胡某今年30歲,曾就讀于某知名A大學。畢業后短暫打過兩份工,之后便一直無業在家。因家庭花銷較大,2021年2月起,她便以能幫忙找關系介紹他人進A大學上學、進地鐵公司上班為由詐騙錢財。
“A大學以前的就業條件還行,和一些地鐵公司有合作,學生畢業后可以去實習、轉正,我雖然無業,但對外宣稱是在地鐵公司上班的,很多熟人聽說后都托我找關系幫他們的孩子進公司上班?!焙彻┦龅?。先是通過熟人渠道認識到有替孩子找工作需求的家長們,之后便描述在地鐵公司上班的高工資、優待遇使其心動,最后再謊稱自己有渠道疏通關系介紹人進地鐵公司工作。按照以上套路,她輕而易舉地取得了部分家長的信任。
在以保險費、送禮好處費等理由騙取部分家長錢財后,并無能力為他人安排工作的胡某為拖延時間及多騙取錢財,又以去地鐵公司上班需擁有A大學畢業文憑、掛名上大學需支付學費、送禮好處費等方式再次從家長處詐騙錢財?!盀榱俗屗麄兏嘈盼?,我還申請了QQ小號,并把頭像改成了A大學負責招生的老師的照片,并把備注改成了A大某主任,然后用自己的大號和小號之間互相發消息,騙他們說我找了人,能辦成這個事?!蓖ㄟ^“局中局”的設置,2021年2月至11月間,胡某陸續騙取9名被害人錢財48萬余元。
2021年10月底,因A大學入學報到工作已結束,但涉案學生卻并未能如愿上學,家長們意識到被騙后立即報了警。隨后,胡某被抓獲歸案。
相較于胡某“廣撒網”式尋找詐騙對象的方式,楊某“點對點”的詐騙手段不免更“謹慎”些。
楊某今年35歲,2013年在江蘇南京注冊某公司從事電子產品銷售。但由于公司運營不佳,且自己沉迷網絡充值打游戲等原因,他的生活較為拮據。
2021年春節期間,楊某在與親戚們聚餐中了解到,一遠房表叔的女兒即將高考,但??汲煽儾患?。之后,他謊稱自己公司與一些高校有合作,能幫忙找人特招入學,并提供了幾家名校的“報價”。由于系親戚關系,且擁有公司負責人身份的加持,他很快便得到了表叔的信任。
“我接下這個事后就問他要了他女兒的獎狀,說要發給高校領導,但我并沒有發,就是讓他感覺我真的在辦事而已?!?021年5月至6月間,楊某通過找人打點進入某高校、向學校交定金、優先提供特招名額、轉專業等理由,先后5次騙取表叔27萬元,均用于其個人游戲消費、公司進貨等事由。
2021年7月,高考分數公示后,楊某承諾的上名校、轉專業等事項并沒有能夠履行。在多次催促退錢被拖延、無視后,表叔選擇了報警。
2022年6月至7月,上述兩件案件先后移送丹陽市檢察院審查起訴。該院經審查認為,胡某與楊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,采用虛構事實、隱瞞真相的方法,詐騙他人財物,數額巨大,應當以詐騙罪追究二人刑事責任。結合坦白、認罪認罰、退贓等情形,該院依法以詐騙罪對二人提起公訴,并提出確定刑量刑建議,獲法院判決支持。
“蘇小朗”提醒:畢業季即將來臨,家長們切不可因心急而輕信找關系上名校、找工作等旁門左道,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、通過正規途徑入學、工作才是正確的道路。